卡努台风是2005年。
卡努台风于2005年9月7日在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洋面升级为热带风暴,9月8日成为强热带风暴,9月10日逼近福建省北部到浙江中南部一带沿海登陆,9月11日在中国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登陆,9月12日减弱为强热带风暴,9月13日在黄海转化为温带气旋,最终在韩国忠清南道泰安郡附近消散。
强台风卡努(英语:Severe Typhoon Khanun,国际编号:0515,联合台风警报中心:15W)为2005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5个被命名的风暴。“卡努”(泰语:ขนุน)一名乃由泰国提供,意为波罗蜜果。台州、宁波、舟山、绍兴等地出现暴雨、大暴雨和特大暴雨,全省312个观测站点的雨量超过100毫米,3个站点超过400毫米。
台风的分类:
1、热带低压
热带低压(热带低气压的简称)是热带气旋的一种。属于热带气旋强度最弱的级别(其最大风力为每小时62公里或以下),热带低压是台风形成最重要的起源也是到最后消失的结尾。
2、热带风暴
热带风暴,是热带气旋的一种,是指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8~9级(17.2~24.4米/秒)的热带气旋,热带风暴的产生预先要有一个弱的热带涡旋存在(热带低压),但热带风暴却为人们带来了丰沛的淡水,热带风暴给中国沿海、日本海沿岸、印度、东南亚和美国东南部带来大量的雨水,约占这些地区总降水量的1/4以上。
3、强热带风暴
强热带风暴是热带气旋的一种。强热带风暴(STS,severe tropical storm)的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为24.5~32.6米/秒,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0~11级,热带气旋近中心最大风力为10~11级(24.5~32.6米/秒)时,热带风暴加强上去时,就称为强热带风暴。强热带风暴继续加强,就会形成台风。
“卡努”台风的最大级别为强台风,风力达到15级。
台风“卡努”的前身热带扰动91W于2023年7月22日在关岛西南海域形成;于7月28日凌晨在菲律宾以东洋面发展为热带风暴;于7月30日凌晨被中央气象台升格为强热带风暴级,同日下午升格为台风级;31日上午,台风“卡努”加强为强台风级。目前台风卡努在缓慢增强。未来前进路上海温度在29℃以上,尤其进入东海后,有个30℃以上高海温区。
不排除近岸显著增强。2005年卡努一世就曾经出现了近岸增强。这个台风无论是生成区域,移动路径,都非常相似卡努一世。
影响台风移动的因素:
1、地形:地形对台风的路径也有一定的影响,特别是当台风靠近陆地时。一般来说,山脉会阻挡台风的移动,使其减速或改变方向;平原会减少台风的摩擦,使其加速或保持方向。例如,台湾岛和菲律宾群岛等地形复杂的地区,经常会影响台风的路径和强度。
2、水温:水温是台风能量的来源,水温越高,台风越容易加强;水温越低,台风越容易减弱。因此,台风往往会选择水温较高的海域移动,避开水温较低的海域。例如,黑潮和暖池等水温较高的海域,会给台风提供充足的能量;寒流和冷涡等水温较低的海域,会削弱台风的能量。
“卡奴”台风是2005年。
2005年第15号热带风暴卡努(KHANUN)于9月7日上午在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,之后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,强度逐渐加强,8日凌晨加强为强热带风暴。10日下午2时台风卡努的强度达到极值,台风中心气压和风速达945hPa和50m/s,这种强度一直维持到了第二天下午2时50分在浙江台州市路桥区登陆。
卡努台风是继1956年第12号台风之后登陆浙江最强的台风。但其在我国大陆滞留的时间不长,影响范围较小,但受卡努台风及减弱后的强热带风暴和热带风暴的影响,还是给我国华东沿海地区和东部海区造成了较严重的风雨影响。
台风“卡奴”的灾害影响:
受台风卡努登陆影响,浙江东部、上海和江苏南部出现暴雨,大暴雨和特大暴雨。“卡努”造成台州的黄岩、路桥、温岭、临海、三门和宁波象山等地大批房屋、工棚倒塌,部分县城和乡镇受淹,有的水深达70—80厘米,一批输电线路中断,造成部分县城和较多的乡镇停电。大批广告牌、树木被风吹毁。
受第15号台风“卡努”影响,浙江省普降大到暴雨,造成台州、宁波、舟山等10个地市、56个县(市、区)严重受灾。台州、宁波、舟山、绍兴等地出现暴雨、大暴雨和特大暴雨,全省312个观测站点的雨量超过100毫米,3个站点超过400毫米。
台风卡努会影响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东北地区。
1、东部沿海地区
今年第6号台风“卡努”已经进入中国东海,并对东部沿海和海域产生影响。受“卡努”及其外围环流的影响,东部沿海地区将持续迎来风雨天气。公众需严密关注气象部门的预警信息,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,确保人身和财产的安全。
2、东北地区
据韩国气象部门8月7日消息,台风“卡努”预计将于当地时间8月10日上午在韩国庆尚南道南部海岸一带登陆。据预测,登陆后“卡努”将继续向北移动,给中国东北地区带来强风及降雨。
台风卡努的形成原因可能有:
1、温暖的海洋水温:台风需要温暖的海洋水温作为能量来源。当海洋表面温度达到26摄氏度以上时,水蒸气会上升形成对流,为台风提供了能量。
2、水汽的供应:温暖的海洋表面蒸发的水汽会上升形成云团,并通过水汽对流的方式不断补充水汽,为台风提供了持续的能量。
3、适度的垂直风切变:垂直风切变是指高空和低空风向和风速的差异。适度的垂直风切变可以帮助台风形成和发展,但过大的风切变会破坏台风的结构。
4、足够的湿度和稳定的大气层:湿度和大气层的稳定性对于台风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。湿度足够可以提供充足的水汽,稳定的大气层可以维持对流的持续发展。
5、地球自转效应:科里奥利力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,它会使得气流在北半球偏转向右,南半球偏转向左。这种偏转会导致气流在一定的纬度上聚集,有利于台风的形成。
2017年第20号台风“卡努”于10月12日下午生成,13日凌晨3时在菲律宾吕宋岛北部沿海登陆,13日晚上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,14日早晨5时其中心位于海南文昌市东偏南方向大约830公里的南海东部海面上,预计向西偏北转偏西方向移动,逐渐向海南岛东部到广东西部一带沿海靠近,强度继续加强,于15日晚上到16日早晨在海南万宁到广东湛江一带沿海登陆